几个小学二年级孩子,把一种可折叠的敏捷梯玩出了花样。开始只是撑起一个格子跳,后来撑起两个、三个、四个,随着被撑起的格子不断增加,跳跃难度不断提高,孩子们一次又一次排着队,奔跑跳跃。 这是河南登封大金店镇三里庄小学的孩子们的一个下午。本来老师中午拿出这个轻巧的训练器材只是让孩子们玩一会儿,结果,孩子们乐此不疲。他们不断制定、修订规则,不时商量、妥协、平衡,难度大了,就调低点让每个人都能参加;所有人都能完成后,再调高难度,游戏持续进行下去。 孩子们玩了近两个小时还不尽兴,老师答应他们明天还可以再玩。之后,老师给孩子讲起了绘本,在楼梯下一块人造草坪上,孩子们半躺半靠,享受着文字的魅力。 这样灵活的课程安排,在一些大的学校是无法想象的,而这所学校目前只有十多个孩子,老师可以稍微自由安排调整课程。 “原来有的孩子我们都注意不到,现在人少了,每个都是宝。”学校的校长王慧玲说,原来最多时180多个孩子。5年前,这个镇有16所学校,如今只剩两所乡镇学校、两所村小。 近期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在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浙江等省份农村地区走访发现,乡村学校数量仍在不断减少,保留的学校很多也面临着生源不稳定的现实问题。但与此同时,一个新的现象在很多地方出现,办得好的乡村学校开始吸引城里的孩子来读书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