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72
38
3761
管理员
4月18日,北京市教委正式发布《关于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》。今年的政策总体保持稳定,核心原则依然是“免试就近入学”,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公平接受义务教育。对于家长来说,最关心的莫过于“怎么入学”“什么时候办”“需要准备什么”,这篇文章就带大家全面梳理最新政策,避免错过关键时间节点。
小学入学继续以登记入学为主,同时结合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的方式。简单来说,孩子能上哪所学校,主要看户籍或房产对应的学区。如果某所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,就会启动多校划片,通过电脑派位决定录取名单。小升初则采取免试、按志愿派位的方式,家长可以填报意向学校,系统根据志愿和学位情况分配。
今年的政策最大程度保持连续性,让家长心里有底。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,只要在2019年8月31日之前出生(年满6周岁),都必须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,然后按照居住地就近入学。如果是无房家庭,孩子需要在非户籍所在区入学的,得按照各区具体要求办理手续。各区教委还会联合公安、房管等部门审核入学资格,确保公平公正。
对于非京籍家庭,孩子入学需要准备在京务工证明、实际居住证明、全家户口簿、北京市居住证等材料,到街道或乡镇政府进行资格审核,通过后才能进入入学流程。此外,五类特殊儿童可以按本市户籍对待,包括台胞子女、华侨子女、博士后子女、现役军人子女,以及父母一方有北京户口或持有《北京市工作居住证》的孩子。这些孩子的入学方式和京籍学生完全一样,家长不用额外担心。
今年北京还特别关注多孩家庭的入学便利性。如果家里有两个或更多孩子,家长可以申请“长幼随学”,让兄弟姐妹尽量在同一所学校就读,减少接送负担。各区会根据实际情况,尽量满足家长的需求,但最终还是要看学位是否充足。
在政策执行上,北京市教委严控违规招生,明确提出了“四个严禁”:严禁看成绩或竞赛证书录取、严禁面试选拔、严禁提前招生、严禁以实验班等名义变相掐尖。如果学校或机构违规操作,将会被严肃查处。家长如果发现类似问题,可以直接向教育部门举报,维护孩子的公平入学权利。
今年的入学时间安排和往年基本一致:5月1日,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正式开放,家长可以登录查看政策细则和操作指南。5月6日至5月31日是小学入学信息集中采集期,家长务必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填报。6月14日至15日,各小学审核入学材料。7月3日,小升初派位结果公布。7月上旬,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,孩子正式确定学校。
信息采集的顺序不会影响录取结果,家长不用抢时间提交。但要注意的是,虚假信息无法通过审核,比如伪造户籍、房产或社保记录,不仅会导致孩子无法正常入学,还可能影响后续申请。所以,材料一定要真实、完整,避免因小失大。
今年北京市还优化了入学服务,“京通”平台接入义务教育入学系统,家长登录更便捷,资料核验速度也更快。同时,全市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已达70%,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均衡,家长不用再挤破头争抢少数名校。
总的来说,2025年的入学政策稳中有进,既保障了公平,又提供了更多便利。家长现在要做的,就是提前准备材料,关注时间节点,避免踩坑。如果有任何疑问,可以咨询各区教委或登录官方平台查询,确保孩子顺利入学。
(本文政策信息来源于北京市教委官方发布,具体执行以各区细则为准。)
举报
34
190
583
高级会员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化工工程论坛
GMT+8, 2025-5-22 22:02 , Processed in 0.047813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