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职业导师小全
来源:知乎
按照一顿88元,一天6单,平均一个月30天来算,88×6×30=15840元,加上雇主可能偶尔吃的豪华一些,确实有可能一个月挣接近2万。 但是可能性不大,大概率是某一个月达到了这个高度,所以就定性为月薪近两万,这是新闻学常干的事情。 不过这个职业前景并不是由个体收入来决定的,而是由市场需求来决定的,这个个体可能能赚那么多,但完全代表不了这个行业。 在第一批有需求的年轻人招聘了私厨之后,他们基本就像正常职场人签订合同上下班一样,雇佣关系确定了,就大概率不会换人。所以后面有人听闻当私厨可以赚钱,继续入围这个市场之后,供需就已经饱和了,第二批人也会迅速占据剩下的市场。 而等到现在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之后,相当于在汇报战况,放出来的消息也是混的最早最好的那批人,而不会那些失败的例子放出来。 其实上门做饭这种职业,跟其它上门当保姆那些差不多,很早以前就有人尝试过了,为什么那么久才会有报道说月薪近两万呢? 大概率是这个市场需求一直响应平淡,真正有需求的人并不多,在疫情之后,大家基本都是能吃上饭就行,这种职业自然有人再拿出来说事。 普通打工人看到这种消息就别多想了,任何媒体报道的成功案例都是幸存者偏差,不具有任何可复制性,一定要理性看待。抛开偶尔会有像月薪近两万这样的爆款新闻吸引眼球来看,上门私厨这个职业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局限性。 比如,上门做饭这种服务本质上是属于一种非标准化的产品,不同雇主的口味、饮食习惯甚至厨房条件都会千差万别。 一个合格的私厨需要具备极高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,才能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,而这些能力,并不是每个会做饭就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能轻松掌握的。 有意思的是,人社部今天刚刚公布了一批新的职业,里面有烧烤料理师,但是并没有私厨这种职业,也就是说他还不是官方认可的。
|